欢迎访问丹可林(上海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网。丹可林,您身边的重彩油画棒品牌!

丹可林官方微博

15957628602

新浪微博
微信
微店

新闻资讯 / News

美术教育家郭绍纲告诉你怎么画出一幅好作品

发表日期:2017.04.18


如何能画出一副好的作品?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呢?


1bc300040f59a30c3f4d.jpg

郭绍纲与他最新创作的油画 王庆然 摄


郭绍纲1932年出生于河北省昌平县一个农村家庭。民国的小学有手工课,因父亲是手艺人,郭绍纲对做古书的封套、捏泥人等手工很感兴趣,也渐渐喜欢上了绘画。

初中毕业时,颇具慧眼的美术老师建议郭绍纲考北平艺专。“我首先去图书馆借阅《徐悲鸿画集》,打开首页就是徐悲鸿的自画像,我一看,心灵震动,自画像能画成这样,真是太棒了。”于是,郭绍纲当即就决定考艺专,要去见见这位大师。

郭绍纲如愿于1949年考上北平艺专(一年后改名为中央美院)。“李可染教白描、吴作人教油画、到四年级时徐悲鸿亲自指导,受到了多方面的启发教育。”郭绍纲回想起求学生涯,庆幸自己得到众多名师指导。

1bc10003fe9583c22ab1.jpg

《戴红帽的女青年》

1953年从中央美院毕业后不久,郭绍纲又被公派到前苏联留学。在他看来,五年的留学生涯,首先就是开拓视野,另外就是学习苏联的教育,上课之余,郭绍纲也与同学们一起采风写生,创作了不少以俄罗斯民风民情为背景的作品。

1959年,前苏联出了一本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刊物,选中了郭绍纲的作品《带红帽的女青年》,之后,这幅画还被列入了中国肖像百年。

1999年,郭绍纲获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衔,俄罗斯政府文化部也授于其普希金奖章。

1bbc000409a9e8f32bb1.jpg

郭绍纲晚年写生作品 李凌 摄

自1960年起,郭绍纲任教广州美院,历任油画系副主任、美术教育组系主任、副院长、院长。作为广州美院的开拓者之一,郭绍纲的作品和美术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人,成就斐然,桃李满天下。

郭绍纲在全国首次提出“重视和加强美术教育学科建设的倡议”,身体力行推广美术教育,提倡美育普及,提出“大美育”的教育观。

评论家邵大箴认为郭绍纲是“对师范很重视,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个重视艺术师范教育的人。”1980年秋天,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林默涵去广美开座谈会,传达了社会上需要大量的美术老师、希望广美能办师范专业的精神。会上,郭绍纲即表示,他愿意去承办师范专业。

在无师资、无场地的情况下,郭绍纲丢下油画系副主任的位置,争取各系的支持,和几位同事一起白手起家,开办了广美的师范系。经过几个月的筹建,1981年便开始招生,赢得社会好评。两年后,上级拨款建造了师范楼,师范专业也越办越大,是全国各美院为数不多的办得最早、坚持得最久的师范系之一。

1bc10003fe96581a4eb1.jpg

85岁高龄的郭绍纲依旧坚持创作

郭绍纲主张搞艺术要兼容并蓄,不能做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他非常看重素描,认为素描追求的不仅是准确性,还有生动性、深刻性,可以让学生学会观察,懂得取舍,有了这个训练,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创作、设计,都具有了艺术家的眼光,“中国画自古讲究‘传神写照’”,你要是没有素描的训练,‘传神’就是无本之木。”

作为美院的老院长,他对于目前的教学制度持不同看法,认为艺术指导需要单独教学、个别辅导,“一个老师教15个学生就足够了,一下子来二三十个,怎么教得好。

数十年来,郭绍纲既是画家、又是教育工作者,做到了两者皆顾,“为了教学,必须要有好作品,否则你的教学没有说服力,反之,你光画自己的东西,不管学生那也是失职。”

有人问怎么画出一幅好作品,他的回答只有12个字:有真意,不粉饰,少做作,戒卖弄

郭绍纲提倡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终身教育观念。“人生终身性的学习是一个长距离的马拉松,我虽然年纪大了,但还在抓紧时间学习,四处写生。”85岁高龄的郭绍纲说:“我知道我的机遇是不错的,我尽量珍惜这些机遇,我没有浪费时间、我还在下功夫,这样就足够了。”

教书是主业、画画是副业、书法是业余爱好。”是郭绍纲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
将教职放在首位,不是出于谦虚,而是其热爱教育的写照——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美术教育家、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,郭绍纲以春蚕、红烛的精神燃烧、奉献着,对美术教育的普及不遗余力。

(完)


分享到: